返回

老李家的锦鲤童养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3章 王八县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字我不知道,不过那些人都是土匪们抓的,肯定有木匠。”

    李初元听明白了,王县令在胡扯。

    他连连摇头:“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王八县令:“……”

    “我们县还有好多大户,县太爷你不能抓着我们一家塞人呀,我们这么多人,做生意也养不活他们。”

    陈小满把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要想办法帮那么多人赚钱太难了。

    王县令说起好话:“整个淮安县的大户,没一家的人品比得过你们家,把人交给你们我放心。”

    “你们也有能力,短短时间就能把日子过得这么好,相信你们很快也能做出新的产业,把他们都安排着干合适的活。”

    不等两孩子回话,王县令满脸愁容,叹口气。

    “咱们县还有不少土匪,我若是不去剿匪,他们一直欺压咱们县的百姓。可我去剿匪了,必然要救出来不少人,我腾不出手来帮他们。”

    说完,王县令就用期待的眼神盯着两个孩子。

    李初元才不信他:“你剿匪能得粮食得银子,好处都被你得了,难处都让我们担着吗?”

    陈小满想到县太爷库房里那些宝贝,顿时嫌弃起来。

    “县太爷你骗小孩。”

    你们是好骗的小孩吗?

    王县令在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干脆摊牌:“你们想怎么样?”

    李初元坚决道:“你自己安置那些人。”

    “要是我给你们一些田地呢?”

    既然服软没用,王县令干脆收敛了自己的忧愁,跟两人谈起生意。

    田地!

    两孩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喜。

    陈小满干脆问道:“多少田地换一个人?”

    王县令一噎:“你们真够贪的。”

    “你要是不愿意就算了。”

    陈小满“哼”一声:“我家有好多田地了,还有生意可以赚钱,不用再费劲。”

    “有了人,你们能把生意做到别的县,日子能过得更好。”

    王县令本想继续忽悠,却听陈小满问道:“我们天天有鱼有肉吃,还能怎么过好呀?”

    “那些贵人肯定有更好吃的,书上写了,还有山珍海味。”

    李初元猜测。

    “可是鱼和肉已经很好吃了。”

    陈小满不觉得世上还有比肉更好吃的东西。

    王县令决定不跟他们再胡扯了。

    他当即道:“这样吧,等我这边有人需要安置了,再来与你们谈。田地、铺子,都还是有些的,若你们不愿意,我也只能找别人。”

    “明天我会把那一百个女子送到卫家庄,你们做好准备。”

    王县令交代完,便离开了。

    反正已经跟老李家打好招呼,以后也不怕太突然让他们束手无策。

    两孩子把事儿跟老李家的人说了。

    老李头倒是兴致勃勃起来。

    “难不成县太爷手里还有庄子?”

    “县太爷说的是田地,没有说是庄子。”

    李初元觉得县太爷想忽悠他们,肯定要往好了说。

    没说是庄子,那就肯定不是庄子。

    “田地也不错,铺子也行,咱也可以做点小生意,租给别人也成。”

    老李头已经开始盘算了。

    周大丫好奇:“你之前不是一直担心养人吃白饭吗,怎么现在不怕了。”

    “以前咱不懂啊,可这些日子你瞅瞅,那些犯人全忙活着呢。福轩庄后山的树够他们砍个五六年,树卖了也能赚不少钱。小满也说了,那些女子来了,就去种草药炮制药材,都是帮咱赚钱。”

    老李头已经体会到人多的好处了。

    “再送些人给咱,咱手头有钱了就多买田地,让他们给咱种粮食,收成的除了养活他们,都可以拿去卖,多赚钱呐。”

    他们的稻米收成高,又饿不着肚子。

    只要田地够多,人越多越好。

    “你一会儿一变。”

    周大丫摇摇头:“咱砍下来的树还得找买家。”

    说起卖树,老李头又发愁了:“去哪儿找买家哟。”

    “木匠肯定要木头做家具。”

    陈小满思索着道。

    老李头摇摇头:“他们都是去主家打家具,树木是主家提供,咱得找主家。”

    县里不少大户都有山,县城若是有人想买木头,头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些大户。

    他们家才开始卖,许多人不知道。

    “这是个长期的生意,不急在一时。”

    周大丫想得开。

    一旦树木卖开了,就是长久的生意。

    日子久了,他们卖树木的消息肯定会传开。

    “咱有县太爷这个靠山,不怕那些大户找麻烦。”

    老李头眉头舒展开。


第413章 王八县令(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