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最后还是死了。
苏氏虽然给她请了大夫,但到底没救回来。
当然,苏氏是不会允许她活下去的。不管她那一下撞没撞死自己,她都必须死。
而且,苏氏怎么想都想不明白,汤里为什么会没毒?
明明砒霜是她的心腹露白买回来的,也是她看着露白洒进汤里的。
为了让事情看起来逼真,她还叫人在方大娘的茶水里放了泻药,让别的丫鬟唆使春花装病偷懒,做成沈平安支走所有人的假象。
可是闹到最后,汤里根本没毒。她前面做的一切都白费了!
苏氏根本不知道,沈平安的指环能解所有的毒,她本身也是百毒不侵。
揭开炖锅盖子的时候,沈平安就知道汤里有毒了。她耽搁了许多时间,是因为她不仅解了汤里的砒霜毒,还在厨房饱餐了一顿。
苏氏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想通这一切的。
她越想不通便越要想,明明露白是买了砒霜回来的。
难道……
苏氏怀疑上了露白,难道她被沈平安收买,买回来的根本不是砒霜?
这个念头一出现,便向藤蔓一样滋长开来。
毕竟,这个是最合理的解释了。
可怜的露白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来就被苏氏寻了个无足轻重的借口,打发到了乡下的庄子上。
她身边不能留这种背主弃义的奴才!
而沈平安那边,也借着这件事,把听雪苑中苏氏安排的人全都拔了个干净。
她不管那些人是真无辜还是假无辜,总之,只要是苏氏送进来的人,就全被她打发了出去。
这样一来,她院中伺候的人就只剩吴嬷嬷、桃花和双寻了,委实少了点,也不合规矩。
不管是从家生子中再挑人,还是另外从外头买,苏氏的手都能伸进来。
于是沈平安去安郡王府找了趟南一。
南一不懂人口买卖的事,不过安郡王府有的是人知道。
王府的管家姓苏,麻溜地就给沈平安拉了一排小丫头过来,沈平安挑了四个,认了脸。苏管家道:“姑娘只管喊人牙子到府里挑人,到时这四个丫头自然在里头。”
沈平安道谢。
苏管家忙道“不敢当”,又道:“姑娘治好了安郡王,就是我们全郡王府的恩人,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都在在所不辞。”
过几天,沈平安跟苏氏说了买人的事,叫了人牙子过来,果真那四个丫头就在里头。沈平安把她们四个挑出来,依次取了名字叫梨花、梅花、海棠和迎春,都算作二等丫鬟。
苏氏道:“再挑几个三等丫鬟吧。”
沈平安笑道:“不必了,我不喜欢人多。”
苏氏也没有再强求,只是道:“这四个丫头刚进来,还不懂规矩,先交到袁嬷嬷手里教几天规矩吧。”
袁嬷嬷是苏氏院里的掌事嬷嬷。
沈平安道:“怎敢劳烦母亲院里的嬷嬷?吴嬷嬷正好得闲,她教就可以了。”
苏氏脸色变了好几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三番两次驳她的话,这个沈平安真是一点规矩都不懂。不过才刚发生了毒鸡汤事件,她也不敢和她硬碰,只得憋着气点了点头。
沈平安便把梨花四个带回了听雪苑。
梨花四个皆是安郡王府的人,同双寻是旧识,手上都有些拳脚功夫,只是不若双寻精湛。
“镇国长公主手底下没有弱兵。”梨花道。
有她们四人守院子,再加上吴嬷嬷,沈平安去医馆时就放心多了。
天气炎热,富贵人家不必劳作,还能用冰;但乡间农民就辛苦多了,顶着毒辣的太阳下田劳作的不计其数。生活所迫,没有法子,故此每年因为中暑出意外的人也是多不胜数。
沈平安想了一个法子,中暑之后的第一步抢救非常关键,若是每个人家里都备着救治的药,不是能及时挽救很多生命吗?
她研究了几日,终于研制出了一款药水,装在棕色琉璃瓶里,病人中暑后,立刻灌进去,能保证短时间内不会出事。
只是没有名字,黎左看了一会儿,道:“就叫藿香正气水吧。”
沈平安眨眨眼睛:“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藿香正气水?”
好像同中暑没什么关联吧?
黎左笑一笑:“没什么原因,就忽然想到了,你觉得好就用,不好我们就再想想。”
“就这个吧,藿香正气水。”沈平安道,只是一个称呼,她不在乎。叫什么都好,有用就行。
上官瑾睿的脑袋瓜子忽然蹦出了生意经:“神医姐姐,放我们回春堂卖吧,三七分,我们三,你七,好不好?”
他充满期待地望着沈平安,沈平安却道:“我打算免费派送。”
“免费?”上官瑾睿呆了呆。
“是,免费,”沈平安道,“富人家里用不到,穷人迫于生计才会用到。难不成你还想赚他们的钱?”
藿香正气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