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对话千古,我长生的秘密被曝光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4章 百家争鸣的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子生于商国,贵族之家。

    诞生于太昊1725年。

    彼时,正值天下初乱。

    太昊1738年,朱子十三岁时,商国被邻国所灭。

    自此,朱子家境没落。

    此后,朱子随父母前往襄国避难。

    在这里,朱子度过了还算安稳的十年。

    太昊1748年,朱子二十三岁,其告别父母,游历天下。

    之后九年,朱子去了很多地方。

    西方的夏国,北方的燕国,东方的炎国,南方的庄氏,云国等等。

    这九年间,他看到了很多,经历了很多。

    最初,他想要游学天下,一展抱负。

    可在看到各国诸侯的所作所为,看到天下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祸乱,看到贵族对普通百姓的压迫,看到奴隶,乃至平民落草为寇,朱子的思想有了变化。

    他终于明白,天下动乱,乱在诸侯,乱在权贵。

    天下败坏,坏在上层,坏在高层。

    正是因为诸侯贵族的贪婪,因为他们的索取无度,这才酿成今日的灾厄。

    顿悟之后,朱子不再追求官爵,转行干起了教育。

    向底层百姓传授文字,知识,修行,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贵己。

    重生。

    他认为生命是短暂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该珍惜生命,追求个人的幸福和快乐。

    提倡个人应当珍视自己的生命,不因外界的利益而损害自己,也不应牺牲自己来追求功名利禄。

    简单地说,就是要为了自己而活,去他娘的权贵诸侯!

    其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个人不应该为了天下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即使是微小的利益。即使将整个天下的资源都用来奉养一个人,也不要。

    如果每个人都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不去侵占他人的利益,那么社会就能够达到和谐与秩序。

    太昊1759年,朱子名声大噪,成为祁国最有名气的学者。

    他贵己,重生的思想,也在各诸侯国境内广为流传。

    只是朱子的思想虽然影响巨大,但并不被掌权的诸侯贵族所接受。

    贵己?

    什么玩意啊。

    贵你大爷。

    你们不奉献,不爱国,难道让我们自己干活,自己纺织造物,自己打仗冲锋,我可去你奈奈个腿的。

    没有礼教,不懂尊卑的东西!

    太昊1766年,襄国驱逐天命学派的弟子,并禁止天命学派在国内传播。

    襄国的举动,拉开了时代的序幕。

    随后,云国,炎国等国也纷纷出台类似的政策。

    但这并不能阻止朱子的思想传播,更不能阻止天命学派的发展。

    太昊1780年,天命学派已经是祁国最大的学派。

    不过随着天命学派的发展壮大,也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

    反对者中,不乏很多拥有高深智慧的学者。

    其中又以两家最为强大。

    一:童夫子。

    童夫子,炎国人。

    祖上曾是西北童氏贵族,但随着家境衰落,家族迁徙,父辈时来到炎国。

    年幼时家贫,通百艺。

    太昊1777年出生,后游历天下。

    在游历天下的过程中,童夫子讲学,传道,名声渐起。

    其核心思想是仁。

    仁的内涵包括爱人、尊重他人、同情和宽容。

    夫子认为,仁是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的基础。

    同时,夫子强调礼。

    他认为,礼是一套社会规范和仪式,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

    当今天下之所以动乱,是因为诸侯失礼,公卿失礼。

    诸侯对上,不尊天子,兼并四方同宗。

    对下,不护百姓,肆意剥削。

    公卿对上不尊诸侯,谋逆篡位。

    对下,肆无忌惮,剥削压迫。

    正是因为他们不遵循礼,这才破坏了社会制度。

    若是遵循礼制。

    族内亲亲,爱护百姓,爱惜民力,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岂能不安定。

    童夫子的思想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并认为是救世之道。

    只是......

    诸侯并不满意。

    你他娘什么玩意,也敢指责我们不遵循礼制,呵忒。

    什么狗屁礼制,礼教。

    这天下,就是拳头最大。

    兵强马壮者为王!

    让我们爱护百姓,可去你奈奈个腿。

    不剥削百姓,我们从哪搞粮,从哪搞钱,从哪拉兵?

   

第414章 百家争鸣的时代(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