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行元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重修元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一夜过去,奚凡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他毕竟才骨元境,还做不到不眠不休。

    这一觉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时分,光柱又亮起来了,照在奚凡的脸上,奚凡好像感应到了什么,倏地醒过来了,他赶紧盘膝坐在光柱围成的正中间处,准备按照五行诀纲要进行修炼。

    奚凡静坐在四个光柱围成的正中间,凝神静气,用心感应空间中的五行元力。通过五行仙尊的介绍,他确信自己身具五行灵根,对五行元力都有亲和力,能够同时感应到五行元力。

    由于他已经将火元力修炼到了骨元境,因此瞬间就感应到了周围弥漫的火元力。不过他并不急于按五行诀的方法将火元力引入心脏进行修炼,而是先感应其他的元力。

    五行元力是构成世界的基础,因此它们无处不在,只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元力强度会有所差别,感应起来难易不一。如在火山口附近感应或者修炼火元力会事半功倍,但如果在冰天雪地间感应火元力难度会大很多,虽然空间中也存在火元力,但此时的火元力强度较弱,相反如果在这里感应或修炼水、冰元力,则会顺利很多。

    山洞中这个五行布局是五行仙尊特意布置的,可能是他自己修炼之用,也可能是为了得到五行诀的有缘人准备的,总之在这里感应或修炼五行诀要比外面快得多。

    接下来,奚凡按照五行诀中列明的相生的顺序感应土元力。火生土,奚凡觉醒了土灵根,因此和火元力一样,他是不需要感应土元力的,不过他还是按照刚才的方法重新感应了一次土元力,使他对土元力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体会到了火元力与土元力之间的联系以及火生土的过程。

    奚凡按照类似的方法,土生金,土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漫长的岁月可以变成金属。奚凡牵引出一丝土元力在周围游动,然后利用土元力感应金元力,奚凡想像空间中一片厚重的大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变得越来越坚硬,无数年后土慢慢地变成了金属。

    土元力不断地在周围游动,终于在某个刹那,奚凡感应到了一丝金元力,慢慢地,感应到的金元力越来越多,最后感受到了周围弥漫的金元力,与土元力交织在一起。

    由于修炼了土元力,奚凡能够控制它,因此他可以利用土元力的牵动来缓慢改变周围金元力的运转方向。看着身边的土、金元力,奚凡高兴地玩个不停,原本他也还只是个大孩子,只是早早地踏上修炼之途,才显得成熟,尤其是爷爷去世后,他更表现得像个大人了。

    茶盏功夫,他就对金元力有了深入的认识,体会到了土元力与金元力之间的联系以及土转化为金的过程。

    金生水,金在经过高温高压的情况下会变成流动的、水状的液体,利用火元力感应金慢慢液化的过程,虽然奚凡现在由于还未修炼金元力,只是感应到了空间中的金元力,不能像控制火元力去感应土元力一样,但还是较常人感应水元力要快十倍百倍,很快他就顺利地感应到水元力。

    水生木,水是生命出现与成长的必要条件,有水的地方迟早会产生生命体,这个生命最早出现的就是草木。

    木生火,木在高温下会产生火,而且一般的火焰也是燃烧木产生的。同样地,奚凡虽然已经修炼了火元力,他还是按照相生的理念重新进行了一次感应火的过程,使他又对火元力,以及木与火的联系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看来,奚凡真的是拥有五行灵根,顺利感应到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力,按照他的修炼习惯,他又总结了一遍感应元力的相生转化的过程,虽然离五行仙尊所说的利用五行元力去生成其他元力的境界还差十万八千里,但是他蒙蒙眬眬感觉到了组成世界的基础元力,以及他们的相互联系,这对他以后的修炼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对于其他人,他的眼界高了很多,对世界的理解深了很多,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之前相比,他以后无论修炼速度,还是修炼的效果,以及未来的成就,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与其他人相比,更是远远地走在了前面。

    五行灵根,这个极其罕见的灵根,按五行仙尊的说法,在他之前,应该是没有人拥有五行灵根。

    奚凡非常激动,同时更加感到庆幸的是,他拥有了可以修炼五行元力的五行诀!不然,空有五行灵根不能修炼也无法发挥其强大的作用,正如之前的奚凡一样,只是在奚族表现优异,放在整个大陆就很难说了。

    奚凡并没有骄傲,他清醒地知道,五行灵根、五行诀只是为他日后强大提供了一种可能,真正能不能成为强者,靠的还是自己的踏实的修炼。

    感应到五行后,接下来就是要修炼五行。奚凡按照五行诀修炼方法,首先在丹田修炼某种元力,然后再将此元力导入至对应的五脏,其次再修炼该这种元力相生的元力,再将此元力导入至对应的五脏,最后按此顺序将五行元力都修炼至五脏就完成了五行元力的同时修炼。

    说干就干,奚凡顾不得休息一下,就开始修炼五行元力。由于他丹田中已经修炼了火、土元力,因此,他不能在丹田中再修炼金、木

第7章 重修元力(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